(首席记者 沈墨)清晨六点的外滩滨江步道,63岁的周阿姨正在带领"旗袍跑团"进行晨练。这支平均年龄55岁的队伍,每周三次穿着改良旗袍跑完5公里。"年轻时在纺织厂三班倒,"她调整着耳边的珍珠发夹,"现在要美美地健康到老。"
这种优雅与力量的结合,正在上海形成独特风景。市体育局2025年数据显示,上海女性体育人口占比达61.3%,其中45岁以上中老年女性参与率同比增长89%。最具代表性的是"弄堂运动会",这个发源于老城厢的社区体育赛事,今年已扩展到全市238个社区。
爱上海同城419 "运动是新的社交语言。"在新天地时尚广场,记者见到了瑜伽馆主理人林夏。她的"空中旗袍瑜伽"课程将传统服饰与现代运动结合,学员中不乏银发族。"外婆那辈讲究'坐有坐相',"她演示着改良版旗袍下犬式,"我们追求的是动静皆宜的美。"
青少年体育呈现文化传承。在虹口足球场的啦啦队训练区,14岁的混血女孩安娜正在练习结合了京剧身段的啦啦操。其母亲创建的"海派啦啦队"已代表上海参加多项国际赛事。"妈妈教我用折扇,"安娜完成一个高难度托举,"我教队员用短视频传播。"
夜上海最新论坛 更令人惊喜的是科技赋能。在徐汇滨江的智能跑道,创业者王婷向记者展示了她研发的"AR运动社交系统"。通过智能眼镜,跑者能看到上世纪30年代上海女子的跑步影像。"奶奶辈穿阴丹士林布跑步,"她调试着设备参数,"我们用全息技术对话历史。"
上海品茶网 傍晚的静安公园里,芭蕾舞者出身的健身教练苏雯正带领白领们练习"办公室太极"。这套融合海派建筑元素的拉伸动作,已成为陆家嘴金融女的午间必修课。"外滩海关大楼的钟摆,"她引导着学员,"就是最好的呼吸节奏。"
从南京东路的商场冰场到崇明岛的骑行绿道,这些上海女性正在重新定义运动之美。她们可能是踩着高跟鞋跑马拉松的律师,也可能是带着孙辈练瑜伽的奶奶,在这座永不停歇的城市里,健康与优雅从来都是同义词。(完)